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月22日,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在10-305会议室组织召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院长王希娟、院长助理郭静、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会议,围绕课程建设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打造适应时代需求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奠定基础。
在课程改革的研讨中,教研室主任王学成老师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改革目标、课程定位、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王希娟院长强调,随着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AI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势在必行,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希望教研室立足学科特色,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兼具前沿性、实践性和普适性的AI通识课程体系。
与会教师围绕课程改革相关议题展开充分交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差异,采用分层分类教学,增设“AI+X”跨学科案例模块,强化校企合作实践环节;明确课程知识框架,涵盖AI基础概念、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及社会伦理四大模块,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创新意识;最后对教材与参考书遴选和教学效果评价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过程性评价+项目成果+多元反馈”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评价和引入学生作品展示等创新评价机制。
会议达成多项共识,一是成立课程建设专项工作组,分工负责课程标准修订、共享资源整合的筹备;二是制定课程改革实施计划,计划于2025年秋季学期启动试点教学;三是建立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师生座谈会、教学数据分析持续优化课程改革。院长王希娟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全力支持课程建设,期待教研室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
此次研讨会系统梳理了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明确了实施路径,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将以“创新、融合、务实”为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