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多支学生团队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16日,赴凤翔泥塑文化园社会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与总结,结合专业学科知识,从结合3D打印技术到泥塑邮票,将多元化发展充分融入到传统艺术文化中。充分发挥当代青年大学生以“互联网+社会志愿服务+非遗文化”的模式,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如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本土文化的坚守。
在互联网时代,凤翔泥塑——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发展机遇。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通过“互联网+社会志愿服务+非遗文化”的创新模式,不仅可以为凤翔泥塑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能够有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度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展示凤翔泥塑的制作过程、艺术特色及背后的文化故事,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3D打印技术融合:结合现代科技,如3D扫描与打印技术,将传统泥塑转化为数字模型,实现快速复制与个性化定制,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满足了现代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电商平台销售: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凤翔泥塑专卖店,拓宽销售渠道,让全球消费者都能轻松购买到这一传统手工艺品,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传播的双重目标。
社会志愿服务的融入
非遗文化进校园: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非遗文化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将凤翔泥塑带入校园,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和学习这一传统技艺,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社区服务与教育:在社区开展泥塑体验课程,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群体,通过动手制作泥塑,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传播非遗文化。
国际交流项目:利用大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将凤翔泥塑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参与国际展览、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人培养:通过师徒制、工作坊等形式,大学生志愿者协助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传承,同时引入现代设计理念,鼓励创新,使凤翔泥塑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开发凤翔泥塑的衍生产品,如泥塑邮票、文创纪念品等,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拓宽市场受众。
学术研究与保护:大学生可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对凤翔泥塑的历史、技艺、文化价值等进行深入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总之,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的调研,团队将“互联网+社会志愿服务+非遗文化”的模式实际代入到凤翔泥塑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经过实践证明,该模式可以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激发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