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新进教师培训活动

发布者:陈恩杰发布时间:2024-11-20浏览次数:12

20241119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在10-305会议室举行了新进教师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关存丽老师主讲,主题聚焦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旨在帮助新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熟练掌握混合式教学技巧。关丽存老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解析了混合式教学的背景、定义及优势,并分享了在“四新”背景下如何设计高质量课堂的方法。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为新进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指导。

首先,关存丽老师为与会教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背景。她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四新”背景下(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创新模式,正日益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关老师强调,面对日益变化的教育环境,教师必须积极拥抱技术变革,运用创新教学模式来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效果。

接着,关存丽老师详细讲解了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与优势。她表示,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还能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关老师指出,混合式教学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而线下课堂则提供了与教师和同学互动的机会,能够更好地解答疑问、加深理解。她还特别强调,混合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

此外,关存丽老师还分享了混合式教学的方法与实践技巧。她介绍了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堂活动,如何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反馈机制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关老师强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在线测验等,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她还提到,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是灵活性和个性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并通过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效果。关老师特别提到,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在培训中,关存丽老师还深入分析了“金课”标准的“两性一度”要求,并将其与混合式教学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她指出,“金课”的“两性”即高质量和高互动性,“一度”则是高难度和高深度的标准。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平衡,通过合理设计课程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深度。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并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关存丽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她对混合式教学的个人观点。她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它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关老师鼓励新进教师们不断探索教学的创新路径,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以应对新时代教育的挑战。她还强调,教师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此次培训活动为新进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信息工程学院未来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