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学校主管校领导和教务处的帮助下,信息工程学院王希娟院长带领的教师团队顺利完成了2022年我校获批的首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ICT现代产业学院的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2DF0410)”项目的研究任务。在经过校内专家张选平教授、王光教授和关存丽高级工程师的专家组评议,并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专家组二次评议,符合结题要求和标准,顺利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
该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严格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要求进行了课题的开题、中期检查和校内结项评审等环节,并从学院ICT类专业的特点出发,立足学校和专业实际,基于产业学院背景进行一流专业建设模式和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本课题以对接ICT产业实际需求,提升ICT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基于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的不断迭代,探索实践ICT一流专业建设路径,通过产业、科研、教育的三方融通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专业建设,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工、医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化建设路径。
经过研究,课题组形成了《ICT现代产业学院的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1篇,具体内容包括:一套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涵盖ICT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内容的确立路径和方法,一套ICT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和机制,一套“研产教”融通的IC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以及一种ICT类专业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另外,课题组还形成了2套修订的ICT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套项目化案例、1套《信息安全》课程思政案例集、1套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篇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等诸多成果。
自2022年起,本课题研究成果在信息工程学院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进行了试点应用。通过实践检验,本课题成果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学生竞赛成绩提质增量,社会竞争力有效提升。
今后,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先天优势,以及合作企业在产业行业方面的资源优势,将AI、AR/VR、数字孪生等技术逐步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通过教学可视化监测、AI辅助教学设计、智能个性化学习辅导、智能学情分析等科技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尝试,逐步实现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