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在10-305会议室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系列培训第1期—“AI赋能高校教学的途径和方法”,郭静副教授让我院教师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并拓宽了视野,为提升我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提供了深刻见解与实操指南。
郭老师指出,AI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快速渗透带来诸多挑战。教学层面,教师面临着适应新技术并合理运用的压力,不实践,不使用AI可能致使教学能力无法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并强调,在学生端,AI学习工具的普及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但同时也滋生了学术不端行为,如论文,作业代写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维护学术诚信迫在眉睫。
AI极大地扩充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库,智能搜索与推荐系统助力教师便捷获取全球优质教案、课件及学术视频,在线教育平台借助AI算法,依据教师教学需求与学科特性精准推送素材,缩减备课时间、提升教学品质。凭借AI技术,可全方位采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契合不同学习节奏与需求,自适应学习平台能依据学生答题情况实时调整题目难度,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习效果与体验。
高校教师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营造接纳AI技术的积极氛围,组织培训、讲座等活动,提升师生对AI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让AI深度融入教学、学习及管理各环节。教师可利用DeepSeek、豆包、纳米AI、Kimi、讯飞星火等AI通用大模型备课,生成教学方案、设计问题、创建测试题、快速提供知识点的多种讲解方式与丰富案例,激发备课灵感。大模型存在信息准确性待核实、对创新型问题解答能力有限等局限,使用时需师生仔细甄别。
最后,郭老师还推荐了“AI工具导航网”等网站,这些平台整合丰富AI工具资源,覆盖教学、学习、科研等领域,方便师生按需快速找到适用AI工具,推动AI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此次培训为我院教师提供了AI与高等教育融合的清晰思路,期待每位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提升教学能力,为培育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