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改革,2025年9月20日至21日,学院院长王希娟与骨干教师段乃侠赴甘肃兰州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十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
自2024年成为计算机实践教育联合会会员单位以来,信息工程学院持续进行实践教育的创新探索与教学质量提升。联合会今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为主题,汇聚了全国计算机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会议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卢先和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武永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计算机学科组组长赵有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聂磊、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赵鑫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聚焦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对计算机实践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安排了一系列高水平主题报告:北京大学李文新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教育:从抽象到具体--以北京大学为例》的报告,分享了北大在AI教育落地方面的具体实践与成果。清华大学刘知远副教授作了题为《生成式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展望》的报告,展望了生成式AI在重塑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 作了题为《大模型赋能的计算机通识教育变革与教材建设》的报告,探讨了通识教育如何适应AI时代以及相应的教材改革方向。企业代表(软通计算机战略产品总监姚磊、百度高校合作部高级经理赵佳明)分别从产业视角出发,分享了“软通计算机在教育AI中的探索”和“百度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的实践案例,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新思路。
除主论坛外,会议还设立了多个分论坛,围绕“主题报告、优秀论文交流、优秀案例交流”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研讨。
报告和会议间隙,我院教师代表积极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及国内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赋能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最新理念、技术与实践案例,为学院后续推进智能教育技术应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教师代表与教指委专家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交流并合影